2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25年1月份300城市土地市场买卖报告。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土地市场整体提供环比走低,成交量较上月缩水近半;整体均价环比小幅回落,住宅用地均价同比上扬;出让金较上月缩水过半。
  具体来看,1月份,全国土地市场提供量环比走低,同比增加近四成,仅一线城市提供量环比增加;成交方面,整体成交量环比转跌,出让金总额较上月缩水过半,三四线城市均价同比降幅居前。
  不过,分各种类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供应求购两端同比均涨,提供环比止跌回升,同比涨幅居各线城市第一;二线城市供地步伐放缓,均价同比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成交量及收金同环比双降;三四线城市提供量环比走低,成交面积同环比缩水,出让金环比下滑六成。
  1月29日,广州南沙迎来年内首场土地拍卖,两宗分别坐落于东涌镇和灵山岛尖的地块,使用“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摇号”的方法出让,共收金55.22亿元。最后,越秀地产以最高限价369824万元竞得灵山岛尖2025NJY-12地块后,中海地产以总价182378万元、配建面积47700平米、楼面价16549元/平米拿下东涌村地块。
  1月25日,北京土地市场出让3宗住宅地块,其中住宅部分需要全部建设成为共有产权房,合计可提供4500套共有产权房住宅。从最后出让结果来看,只有朝阳区一宗地块出让成功,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2宗地块同时流标。
  针对北京土地市场开年后1日两宗地块同时流标的现象,中原地产首席剖析师张大伟觉得,两宗地块起价过高,分别高达41.78亿元与50.58亿元,在当下这个时间,筹资困难程度很大。“最重要的是,近期各种途径严查银行信托资金拐弯进入房产,所以,大多数企业对于高投资额项目,相对小心”。
  此前,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公告》明确提及,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拓展银信类业务,不能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产、地方政府筹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范围。
  “从近期的地方两会与一系列的调控内容看,预计北京场在2025年依旧是调控年,这样的情况下,房企拿地开始小心是难免的”。张大伟表示,“特别是共有产权房,非常难出现90平米别墅,这样的情况下,货值远远不如限价产品房。从土地提供看,现在北京场依旧有多宗待售土地,比如限价产品房等,相比共有产权房,前者价值更高。”
  张大伟指出,“伴随北京房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2025年开年以来土地市场溢价率有明显减少,相比2025年25%的平均溢价率,2025年北京土地溢价率平均只有12%。”他觉得,在严控信托等资金进入房产市场的影响下,房企资金重压渐渐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房企资金重压愈加大,虽然整体销售依旧处于高位,但再拿地的资金重压渐渐增加,对非优质地块的积极性正在减少。”
  25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沈阳、南京、杭州等11个城市借助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出租住房试点推行策略获得国土部赞同。国土部需要,试点区域要坚持房屋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根据地区协调进步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丰富住房用地提供途径,打造租购并举的住房规范,达成城乡融合进步、人民住有所居。
  不只这样,国土部还需要试点城市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出租住房的审批和监管程序,明确项目申报主体,健全项目审批程序,户型以90平米以下中小户型为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有序可控。在此基础上,在试点过程中,推进集体出租住房纳入政府主导的住房出租服务平台管理,加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
  张大伟表示,国土部鼓励集体用地建设出租房,有益于提升用地指标紧张的城市加快出租房源提供的可能性。“11个城市基本都是二线城市,这类城市国有土地相对紧张,而部分地区存在的城中村等集体土地,假如部分进入出租市场有益于房源提供,也有益于城中村改造。从长期来看,打造租购并举的住房规范,进步住房出租市场,更可以防止房产市场大起大落,降低非理性购房需要”。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