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推广客户端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李金磊)2025年省级两会正密集召开,各地怎么样拟定今年的经济进步目的,尤受关注。截至1月24日,12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当地2025年GDP预期增长目的,较去年相比,这一目的均为下调或持平。
2025年GDP目的。 多地主动调低2025年GDP增长目的
在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进步阶段的大背景下,“推进优质进步”成为各省份在当地两会上频繁提到的关键字,而对于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动下调了预期目的。
据中新网记者统计,截至1月24日,安徽、新疆、上海、江西、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甘肃、西藏等十余省区市已召开省级地方两会。
与2025年GDP增长目的相比,天津、安徽、湖北、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均下调了2025年GDP增长目的。其中,安徽从8.5%左右下调至8%以上,湖北从8%左右下调至7.5%,甘肃从7.5%下调至6%左右,内蒙古从7.5%左右下调至6.5%左右,西藏从11%以上下调至10%左右。
GDP增长目的下调幅度较大的为天津,其2025年GDP预期目的为8%,2025年则下调至5%。在增长目的大幅下调的背后,是当地经济增速的放缓。天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天津GDP同比增长3.6%。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首次会议开幕。 乌娅娜 摄 2025年内蒙古区域GDP增长目的为6.5%左右,与往年相比“降速”进步。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报告时说,2025年内蒙古政府解决工业增加值数据不实和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等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靠谱依据,为将来进步夯实了基础。“大家深刻认识到工作中不严不实带来的害处,认识到不可以为增长而增长、为投资而投资,需要破除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进步观、政绩观。”
甘肃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省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预期目的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实质实行时只须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可以低一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多地下调GDP增长目的,体现出淡化GDP,更关注增长水平和效益的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推进优质进步的指标体系,在此背景下,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的重要程度正在降低,地方政府不必过于在乎GDP,忙于搞“GDP竞赛”,从而能够帮助降低造假和掺水的冲动。
资料图:人民币。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京沪等地GDP目的与去年持平
有些省份下调增长目的,也有省份设定的GDP目的与去年维持一致。其中,北京、上海、江西、湖南等地提出的2025年GDP增长目的,与2025年持平。
北京、上海均将2025年GDP目的设定为6.5%左右。北京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今年,北京全市各项工作将重点围绕“推进优质进步”来展开。GDP增速6.5%的目的,与北京去年的目的一致,在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变的基础上,这既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也为功能疏解、环境治理、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留出肯定的弹性空间。
江西2025年GDP预期目的为8.5%左右。江西进步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和平表示,这一速度与2025年计划持平,有益于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维持江西经济稳定发展势头;维持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的经济增速,有益于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差距,为决胜全方位小康奠定基础;同时,这一目的也留有空间,体现了愈加重视提升进步水平和效益的导向。
除此之外,部分地方在设定GDP目的的措辞上有肯定细微的调整。譬如,新疆GDP目的由2025年的“7%以上”改为2025年的“7%左右”,河南则由2025年的“7.5%以上”改为“7.5%左右”。
徐洪才觉得,新年代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追求优质进步,优质进步不应以GDP为纲,政府要把更多精力着眼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尤其是推进惠及长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达成将来中长期可持续进步是很有益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