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十月起流量单月不清零
  手机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至次月底前用,不需要申请;剖析称更该降的是基础计费价格
  29日下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同时公布,自2025年十月1日起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即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用。
  面向手机月套餐用户
  新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将原来单月清零变为双月清零,顾客当月套餐内未用完的流量,可以结转至次月用,次月将优先扣减上月结转的剩余流量。也就是说,十月份的剩余流量11月份可以用,但到了12月份,十月份的流量清零。
  中国移动表示,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手机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全部手机月套餐顾客均可自动享受。当月不清零服务的套餐范围为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包含按月计费的基础套餐和流量可选包,如4G飞享套餐、全球通升舱套餐与流量可选包等。
  中国联通表示,该服务面向所有手机月套餐用户,不需要申请,系统默认开通该服务。中国电信也表示,“流量当月不清零”适用于所有手机上网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用户不需要申请。
  据中国电信业务主管职员介绍,“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的推出,涉及实时计费、离线计费、余额管理中心等90多套系统的改造割接和30余个软件版本的发布上线测试,还包含近2亿顾客的服务数据梳理,销售途径和顾客服务等方面的步骤改造和衔接配合等工作,在服务提供初期,可能还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表示,因为此项服务调整工作量大,涉及环节海量等缘由,初期或许会存在一些问题。
  用户如遇见问题,可以拨打运营商服务热线,或到就近的营业厅咨询。
  为何不永久不清零?
  把之前的单月流量清零变成双月清零,虽然有所让利但好像并不彻底。不少用户问,“为何不可以永久不清零”?
  运营商内部人士讲解称,流量清零主如果针对套餐用户,用户签了合约,运营商才在肯定期限内,以更实惠的价格将流量打包批发卖给用户。而假如流量永久不清零,就无需用套餐了,直接用普通流量计费就能。而普通流量计费价格高于套餐流量。
  电信独立剖析师付亮说,运营商套餐设计刚开始就是有期限的,没期限,套餐就没了意义。“但比讨论流量为何不永久清零更要紧的是,流量不清零的呼声和做法让真的的提速降费跑偏了”。
  “运营商真的应该降的是套餐整体价格与基础计费价格,譬如超出套餐的长途话费与流量成本,单位时间收费都非常高,这类价格愈加不合理。”付亮表示,现在流量不清零一定量上给买家让利,运营商的营收会遭到影响,压缩了其他降费的可能性,让降资费变得愈加困难。
  -有关
  市场不够开放致使降费慢
  关于流量清零,政府层面已经多次喊话。
  今年5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勉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策略计划,推行宽带免费提速,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高40%以上,减少资费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7月份,工信部第三需要十月底落实流量不清零业务。
  慢慢悠悠,三大运营商终于有行动了。不少买家问,降费有这么困难吗,症结出在哪儿?
  在电信专家曾韬看来,市场远远不够开放,角逐不充分是根本问题。中国电信市场,都是半垄断的状况,多年来重压不大,不想推进降费包含套餐改革,已经形成惯性。所以,要真的提速降费,就应该把市场放开,引入外资或者民资。
  备受关注的虚拟运营商事实上并未对三大运营商导致实质性冲击,只不过“代理商”的角色,没任何话语权,一个最新数字是,截至现在42家虚拟运营商全部亏损,总用户仅1123万。
  “其实只须真的放开市场,不少问题会迎刃而解。”曾韬说,虚拟运营商有不少技术革新、商业模式革新,但苦于没电信核心资源,譬如骨干互联网仍被三大运营商把持,基站建设也没资格,遭到的限制特别多,紧急被困住了手脚。
  三大运营商现在也进退两难。2025年三家运营商补贴总计超越400亿元,但收入增幅却开始降低,收入支出差距逐步扩大,而发改委国资委对国企的需要还是保增长,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降费的困难程度。
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