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思宇在店里搭配衣服。记者杨凌凌摄
“苦一点无所谓”得到了历练“目前是青年创业的最好时间,各种平台都打开了。”谈到我们的创业的道路,袁思宇说,追寻梦想的路,痛并快乐着。
2024年,袁思宇涉足服饰批发。从做穿版模特、到摆地摊,经过摸爬滚打,2024年1月,她在淞北市场有一个小的批发档口。当过员工、卖过酒、一天兼几份工,20岁那年,她赚得了生活的“第一桶金”五万元。袁思宇说,当时的想法是,苦一点无所谓,要紧的是获得了力量,得到了历练。
“我给我们的时装店取名字叫‘衣心衣意’,意义就是想要把服饰店当成事业,勇往直前地做下去。”袁思宇说。对于一个女生来讲,一个人门店经营是不少人都没办法想象的事情,但袁思宇做到了。她天天6点起床,然后去店里支好服饰展架,然后开始叫卖,直到晚上9点才回家。
每周一次坐火车去广州拿货
“我对衣服水平好坏、版型风格是不是符合自己需要等方面非常重视,一直坚持每周一次,坐火车去广州选品,累是一定累,但衣服水平的保证也是客户回头的最大缘由。”袁思宇说道。有过门店经营经验的人都了解,货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货品水平和客户认可度,然而对于需要严格的袁思宇来讲更是这样。
2024年2月,由16个档口合并焕然一新的“衣心衣意”在淞北市场闪亮亮相。袁思宇的店铺面积延展到120平米,成为淞北服装市场的知名门店,月营业收入达到100万。她还获评市场“五星经营户”。外出拿货最难受的一次历程,目前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那是去广州,抵达时,肠胃炎发作了,当时疼得全身冒冷汗,可事情还是要做啊,我就咬着牙把货品选好,做完事再到医院,我都差点晕倒。”袁思宇说,对待客人诚恳,从不虚情假意,愈加多客人成为回头客。
最大的激励是汗水与回报成正比
从八年前涉足服装行业,到今年30岁成为大门店的老板娘,袁思宇历程了服装行业的高潮、低谷和2024年的疫情影响。做服饰买卖没周末。袁思宇笑说,除去老板,她还是一个宝妈,家有一个8岁的孩子。“想陪孩子,没时间,除去工作还是工作。”袁思宇不打麻将、也不喜欢泡夜店,兴趣喜好就是逛逛“小红书”,看看下一季的时尚走向。
【来源:株洲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付出的汗水跟回报成正比,对我就是最大的激励。”对于将来,袁思宇相当有信心,期望我们的店子愈加好,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芦淞市场群,带领整个团队,把重压化为动力,继续前行。
推荐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每人网微信百度复制网址